教師巧用十大心理學效應(上)
欄目:健康教育 發(fā)布時間:2023年2月12日
心理規(guī)律一:羅森塔爾效應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: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:組和組,并且告訴組的飼養(yǎng)員說,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;同時又告訴組的飼養(yǎng)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。幾個月后,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,發(fā)現(xiàn)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組的老鼠聰明,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

心理規(guī)律一:羅森塔爾效應


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: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:A組和B組,并且告訴A組的飼養(yǎng)員說,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;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(yǎng)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。幾個月后,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,發(fā)現(xiàn)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,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并找到食物。于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(fā),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(fā)生在人的身上呢?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,在一個班里隨便地走了一趟,然后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,告訴他們的老師說,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,很聰明。過了一段時間,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,奇跡又發(fā)生了,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(xiàn)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。


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現(xiàn)象呢?正是“暗示”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(fā)揮作用。


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,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,有的是消極的。老師是學生最愛、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,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。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,就會使學生的情緒受到影響,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。相反,如果老師對學生寄予厚望、積極肯定,通過期待的眼神、贊許的笑容、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學生的心田,使學生更加自尊、自愛、自信、自強,那么,你的期望有多高,學生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!


心理規(guī)律二:超限效應


美國著名作家馬克·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。最初,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,使人感動,準備捐款。過了10分鐘,牧師還沒有講完,他有些不耐煩了,決定只捐一些零錢。又過了10分鐘,牧師還沒有講完,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。等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,馬克·吐溫由于氣憤,不僅未捐錢,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。


這種刺激過多、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(xiàn)象,被稱之為“超限效應”。 超限效應在學校教育中時常發(fā)生。如,當學生犯錯時,老師會一次、兩次、三次,甚至四次、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,使學生從內(nèi)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。被“逼急”了,就會出現(xiàn)“我偏要這樣”的反抗心理和行為。


可見,老師對學生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,應對學生“犯一次錯,只批評一次”。如果非要再次批評,那也不應簡單地重復,要換個角度、換種說法。這樣,學生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“揪住不放”,厭煩心理、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。


心理規(guī)律三:德西效應


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:有一群學生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,叫聲連天。幾天過去,老人難以忍受。于是,他出來給了每個學生10美分,對他們說:“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,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,這點錢表示謝意?!睂W生們很高興,第二天仍然來了,一如既往地嬉鬧。老人再出來,給了每個學生5美分。


5美分也還可以吧,學生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。第三天,老人只給了每個學生2美分,學生們勃然大怒,“一天才2美分,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!”他們向老人發(fā)誓,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!在這個寓言中,老人的方法很簡單,他將學生們的內(nèi)部動機“為自己快樂而玩”變成了外部動機“為得到美分而玩”,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,所以也操縱了學生們的行為。


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(xiàn)。比如,老師經(jīng)常會對學生說:“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,就獎勵你100塊錢”、“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,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”等等。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,正是這種不當?shù)莫剟顧C制,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。


在學習方面,家長應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,增進學生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,增加學生對學習本身的動機,幫助學生收獲學習的樂趣。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,如書本、學習器具,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,則最好不要。


心理規(guī)律四:南風效應“南風”效應也稱“溫暖”效應,源于法國作家拉·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:北風和南風比威力,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。


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、寒冷刺骨,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,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。南風則徐徐吹動,頓時風和日麗,行人覺得春暖上身,始而解開紐扣,繼而脫掉大衣,南風獲得了勝利。


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,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(nèi)在需要。這種因啟發(fā)自我反省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(chǎn)生的心理反應,就是“南風效應”。


由此我們可以知道,學校教育中采用“棍棒”、“恐嚇”之類“北風”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。實行溫情教育,多點“人情味”式的表揚,培養(yǎng)學生自覺向上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心理規(guī)律五:木桶效應“木桶”效應的意思是:一只沿口不齊的木桶,它盛水的多少,不在于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,而在于木桶上最


短的那塊木板。一個學生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,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。學生良好學習成績的穩(wěn)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,而是應該取決于它的整體狀況,特別取決于它的某些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。因此當發(fā)現(xiàn)學生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,就應及時提醒學生,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,做到“取長補短”。

13013937008
811803066
掃一掃關注我們